死里逃生代表数字几(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)

死里逃生代表数字几(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)

admin 2025-09-09 资讯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9月3日,北京清晨空气里隐约有些肃穆,似乎城市本身懂得这一天意味深长。78年了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纪念日照常而至,这一刻无论在校园、在家庭或是在喧嚣商场,总有一阵莫名的压迫感,让人心头微紧。有人还记得么?十四年的血火,仿佛久远又不无刺痛,成千上万家庭的悲欢、全国人民的死里逃生,不是靠一组数字囫囵描述得了的。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14年,那可真不是挂在嘴边随便说的日子,老百姓一天天硬抗下去,难捱的晨昏里挥汗如雨,仿佛什么希望都要被磨光。有人在夜里抱着孩子,咬牙发誓要活着回家。有人刚送亲人赴前线,转头却没忍住眼泪。抗战烈士的名字没有一刻被烟尘完全湮没,每一个阵亡的同胞,不管性别年纪,都曾是某人的家人。有时候统计数字看着麻木,但当你一天天数下去,就难再把“3500万”这个伤亡数字当普通符号看待。

再回头看1945年9月2日,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那场投降仪式,黑白影像里日本代表低头签署投降书,这一刻世界好像静了几秒。其实现实哪有那么利落,这纸文件背后埋葬着千千万万人生。一船人、一方甲板、一枚签字笔,对亿万中国人来说,这是迟到多年的安慰。如果没有那场远离故土的仪式,胜利的这一刻会不会显得少了些终结意味?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9月3日成了全国公认的抗战胜利纪念日,这个日子从最初的8月15日改定到如今的时间点,过程多少也有点反复。政务院、人大常委会、国家立法,一个权重高过一个,折射出“纪记”这件事不只是一个行政动作,更像一种心理锚点。人民记住这个日子,那些烈士们才没有白死,幸存者也许才能让伤口略微结痂。

78年过去,对很多年轻人来说,这场战争是教科书里的标语,历史专栏里的一板大字。可要是让他们跟着长辈聊聊抗战,就会看到老人口中真切的惊恐、悲壮,还有说到亲人牺牲时的眼圈泛红。比如辽宁、河南等东北及华北地区家家都有烈士事迹,时至今日,不少基层学校还保留着年年祭奠的传统。哪一年没见到?就是今年,辽宁丹东市还举行了万人默哀,相关报道在新华社、新京报上都能查到。 新澳门彩4949最新开奖视频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历史上9月18日的凄风苦雨、7月7日卢沟桥迷雾四起,三光政策、大扫荡,仿佛历史尘埃随时会落在这个时空。九一八事变后,上海、南京、太原,一个接一个沦陷。南京最惨,40天,30万生命烟消云散,建宁路城门边的老树见证过几回哭喊?慰安所那事,大人小孩都不忍多说。三光政策下,白洋淀的水变了颜色,华北小村庄夜里无声,清晨却少了好几户人家。

狼牙山五壮士、八百壮士每年都会被媒体再次提起,不厌其烦。说实话,有些年轻人看多了生怕“被感动疲劳”,可没办法,这些名字就像钉在大地上的钉子一样,松动不了。当年谢晋元守着四行仓库,孤身坚守、弹药将尽,再坚挺不过两天。后来的“八百壮士”称号,是当时为迷惑敌人的策略,如今却成了一块石碑,横陈着民族记忆的界碑。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抗战的故事从来不全是成年男儿单打独斗。新安旅行团那帮十几岁的孩子,也把生命放在抗战一线。他们出版小报、带着乡村小孩识字,学生变成小兵,文艺变成武器。农民、老师、艺人、儿童,谁都能是抗战分子。他们把写有“敌人在轰炸,我们在上课”的标语写在崖壁上,直到今天仍然可见。那感觉,让人扎心。他们懂啥?好端端的课桌变成战壕,是不是太荒诞了?

有人说,和平是最廉价的口号,只有在枪炮沉默后才体面。其实和平有时一点不“便宜”,需要无数牺牲垫底。新四军、八路军跟民兵,坑道战、地雷战、游击队,到底有几种打法?真说实话,不同资料记载还多少有些出入,说是“合力制敌”,实际不少地方各自为政,各种矛盾杂陈,不是一天两天磨合出来的。倒也奇怪,大家最后总能把命拴在一条绳上。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你瞧,在2023年,全国抗战老兵登记系统已经收录了30余万名在世者。今年7月,《中国退役军人》杂志官方数据显示,存世八路军、新四军等抗战老兵仅2万余人。这么一算,不到十年几乎都看不到老兵身影了,下一个转折点或许很快到来。有人不太信,因为还有地方祭祀队在辛苦维系记忆。可是二代、三代再讲起那场战争时,情绪还能有第一代那么烈吗?真不一定。

忘不了那些画面。杨靖宇困守长白山,肚里搜出来只有草根树皮,还活生生挨了几个礼拜。赵一曼受刑不吐实,这样的铁骨怎么造就的?真有必要推敲下去吗?千秋之后,谁还记得当年那种黑白影像里的湿润和压抑。这些烈士给了国人一种并不浪漫的英勇感。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不过也有人怀疑,这种不断纪念、反复追思,会不会让历史遗留了一抹浓得化不开的悲情?如果说要放下历史、面向未来,是不是矫情一点?但翻开网络数据,2022年,上海抗战主题馆年观众量超350万,其中60%观众是青少年和初中生。看上去,年轻一代好像并没失去对这些故事的新鲜感,说历史被遗忘好像并不准确。

可现在的纪念活动里,形式化的痕迹越来越重。不是说每一次都假大空,但是媒体的推送、官媒的标题,总归热血有余,个人情感反倒薄了。有的群众觉得,刚需不再,只是节日罢了。可一旦至亲说起亲历,那个结还是松不开。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有点绕了。其实战争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,本身就是一种极端体验。和平日子里的幸福,其实都是战火淬炼来的。对,有些人觉得落后才挨打,但也有人不愿把国家的发展总用“被欺负过”来解释。这种思路也没对错,或者说,今天的中国不会再遇到当年的处境了吗?谁知道。

2025澳门历史记录 可以肯定的是,每年9月3日,还是会有很多人神色庄重,或者仅仅安静地陪伴家人。历史没有消失,只是换了形式寄存在我们每个人生活里罢了。国家和民族的伤疤,慢慢愈合。有时候开不了口,也许是承受的太多了。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中国人的忍耐力、适应力、复原力,很大程度上都源于那段不堪回首的抗战。有人说,这14年的苦,把人惯坏了,不怕打击也不易感恩。也许对,也许不是,只是历史大体轮廓如此,再怎么细描,都填补不了其中每一双受难的眼睛与每一颗饱经风雨的心。

如果说抗战胜利纪念日提醒我们什么,那恐怕就是,无论多少代轮替,都无法彻底切断过去和现在的关联。所以每当9月3日到来,那些被卷进风暴的生命、那些在苦难中站立起来的毅力、那些无数细节组成的民族性格,依旧会不知不觉浮现出来。

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,这些事情我们不能忘记!

历史流转,纪念仍在,走向明天的人也不会忘掉身后那一片风霜土地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520赞美句子,本文标题:《死里逃生代表数字几(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)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